【铭记】藏于江苏的那些镇馆之宝,常州博物馆竟然这么多大咖!!!

  01

  南京博物

  明永乐·青花寿山福海纹香炉

  年代明代

  尺寸高58.0cm,口径37.6cm,最大腹径46.0cm

  这是南博特展馆镇之宝展厅最新展出的南博镇之宝。

  青花寿山福海纹瓷香炉是明永乐官窑的精品之作。香炉因外壁满绘汹涌波涛和叠嶂山峦,寓意寿山福海而名。香炉造型仿青铜鼎式样,体量硕大,造型饱满,青花纹饰布满身,发色浓艳。从不同的角度欣赏这只青花瓷炉,你会发现它在灯光下满身青花,闪耀着金属的光,炉壁上汹涌的波涛气势磅礴,带有晕散效果的青花,与仿青铜鼎的古典造型完美融合。

  更为珍贵的是,传世完整器仅此一件,该炉传世有两件,然而故宫所藏一耳有缺。南博所藏这件青花寿山福海香炉的命运也算波折。烧制完成后,它作为供器,一直被明清皇家收藏,清朝灭亡以后,它的命运变得十分坎坷。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这只香炉和其他众多文物辗转多地,1945年回到南京,入藏南京博物。

  02

  南京市博物馆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

  年代元

  尺寸高44.1cm,口径5.5cm,底径13cm

  南京市江宁区明洪武二十五年明代黔宁王沐英墓出土;藏于南京市博物馆

  瓷质,白胎,白釉青花,底露胎。无盖,口,沿,短颈,丰肩,深腹,胫部瘦长,底部外撇,浅圈足。器身满绘青花图案,六层纹样腹部主体绘萧何月下追韩信历史故事,画面之点缀以松树竹叶梅花芭蕉山石等纹饰。瓶口外壁绘杂宝覆莲纹,肩上部为缠枝莲花纹,胫部绘有卷草纹和花卉仰莲瓣纹,其间以莲瓣纹间隔。

  此梅瓶青花发色苍翠浓艳,呈色稳定,虽通体满绘各种纹样图案,但主次分明,繁而不乱,布局精当,具有强烈的层次感。无论造型釉色纹饰及烧造工艺各方面均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体现了景德镇制瓷工匠高超绝伦的技术,代表了元代青花瓷器最高艺术成就。

  03

  南通博物苑

  晚唐五代·越窑青瓷皮囊式壶

  年代晚唐五代

  尺寸通高20.4cm,最大腹围50cm,腹侧宽15.3cm,底径9cm

  1973年南通市区人防工地出土;藏于南通博物苑

  壶身左右两侧和腹部各有一条凸起线;流呈直管状,在其相对处为一翘起羽状尾,尾下有一孔;提梁下端与壶体的连接处,做成相对的龙首形,并在提梁和壶身多处适当的位置压印了圆珠纹;壶为圈足,足墙较高,其内侧微外撇,底面施满釉,足端露胎处靠内侧边沿隐约可见支烧痕。胎质致密,呈浅灰色,器身通体施淡青绿色釉。整个器形浑圆饱满,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明显的唐代器物的特征。其造型规整,流口圈足棱角分明,流和提梁与壶体的衔接自然流畅,青翠的釉色光洁柔和,独特的风格加上巧妙的装饰,使整个器形显得雍容大度简洁利落,结构上也十分科学合理,体现了越窑青瓷的较高水。

  皮囊式壶是我北方游牧民族的日常用器,位于南方的越窑烧制出具有北方游牧民族风格的青瓷皮囊式壶,反映了当时各民族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因而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

  04

  苏州博物馆

  五代·越窑秘色瓷莲花碗

  年代五代

  尺寸通高13.5cm,高8.9cm,底径8.1cm

  盏托口径14.9厘米,底径9.3厘米,高6.6厘米

  虎丘塔出土;藏于苏州博物馆

  越窑秘色瓷莲花碗由碗和盏托两部分组成,盏托形如豆,盘口外翻,束腰,圈足外撇。除盏托束腰无花纹外,碗身外壁盏托盘面和圈足处均浅浮雕大瓣莲花。整个造型恰似一朵盛开的莲花,构思巧妙,线条柔和给人以端庄典雅的感觉。莲花碗通体施青釉,釉层厚而且均匀,手感滋润,光如玉。从该器露胎处可见瓷胎呈灰白色,细腻致密,颗粒均匀纯净,托心整,正镂有一圆孔直通器底,圆孔边刻有窑工项记二字,底部留有排列密集呈斜状的垫烧支痕,说明这是一件具有典型五代越窑特征的青瓷。

  唐五代是越窑发展的鼎盛时期。秘色瓷是指唐五代宋代浙江上林湖一带越窑烧造的高级青釉瓷器。这只莲花碗称得上是秘色瓷的稀有精品,是苏州博物馆三件宝级文物之一。

  05

  扬州双博馆

  西汉·蝉形玉琀

  尺寸长5.7cm,宽2.9cm

  1988年出土于邗江县甘泉乡姚庄西汉木椁墓藏于扬州博物馆

  琀呈蝉形,用新疆和阗玉雕琢成,洁白无暇,光质茔润,具有极强的透明感,蝉头部略呈弧形,眼目突出,嘴角分明,弧线形的蝉翼复盖着蝉身。蝉腹部刻有十二道弧形内凹的横纹,表现出蝉的有伸缩功能的腹节。蝉的琢磨工艺极其精良,线条洗练流畅挺拔。造型准确逼真,反映了汉代琢玉技艺深厚的底蕴。

  06

  无锡博物

  春秋·攻吴王者彶剑

  年代春秋晚期

  尺寸通长41cm,通宽2.8cm,厚0.7cm

  该剑为窄长扁条形,无格无首,前锋尖锐,两刃锋略内收,向后渐宽,剑身线起脊,直通茎末。茎作梯形,首处最窄,间有一孔。剑身饰王字形暗纹,两纵靠茎的地方铸铭文12字攻吴王者彶自乍作元用剑,据考证,攻吴是吴名,也就是淮南子·谬称所说的句吴,者彶为吴王之名州于的缓读音,州于就是吴王僚。此剑对于研究春秋时期吴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07

  徐州博物馆

  西汉·绕襟衣陶舞俑

  类别陶器

  尺寸高44.7cm

  19891990年驮篮山楚王墓出土;藏于徐州博物馆

  陶舞俑身着绕襟深衣,顶发分,于脑后挽成发髻,眉目清秀,身姿娇柔,身体随着舞步的变化呈现出S形。双臂上举,左右上臂前后各刻有一五字,长长的衣袖从空向身后飘下,动感十足。这类舞俑的身体弯曲度和侧转度各不相同,舞姿亦有变化。从舞俑造型看,跳的应是当时盛行的长袖折腰楚舞。北洞山楚王墓出土有20件类似的舞俑,手臂弯肘处也刻有五字,笔划内填红彩。舞俑的手臂呈曲尺形,为单独烧制。这样的绕襟衣陶舞俑在其他地区未见出土,是了解西汉早期舞蹈造型的重要实物资料,弥足珍贵。

  08

  六朝博物馆

  三吴·青瓷釉下彩羽人纹盘口壶

  年代三吴

  尺寸通高32.1cm,口径12.6cm,底径13.6cm

  南京市雨花台区长岗村吴墓出土;藏于六朝博物馆

  青瓷质,圆弧形盖,盖钮作回首鸟形。盘口,束颈,圆鼓腹,底。瓷胎白略带灰色,外施青黄色釉。上腹一贴塑四个铺首两尊佛像两个双首连体鸟,排列整齐,间隔有序,均以褐彩勾勒。胎上通体绘有褐彩纹饰,笔墨流畅,气韵生动,是我迄今所见以绘画技术美化瓷器的最早器物,堪称早期瓷器的艺术珍品。该器于1983年出土,精湛的釉下彩绘工艺,改变了人们对釉下彩工艺始于唐代的认识,把我釉下彩绘工艺出现的时间提前了五百年。

  09

  苏州巧生炉博物馆

  万寿炉

  一尊王者傲龙盘于炉盖,它脚踏绣球,昂首向天,口吐瑞云。座下乃是镂空万寿龙形纹炉盖。与炉盖 紧密相扣的炉身上面浮雕着形式各异的寿字龙凤图文。 或腾云,或吐瑞,或回望,或戏嬉,或挠首,或弄姿形神各有不同,独立亦巧,合群亦精。巧生炉品牌创始人陈巧生父子研发者在炉身下方设有四只兽面神柱力顶炉身,炉耳又巧用神龙回望紧附炉身,整体炉形玄弧结合,皮色苍老,纹理精细,炉型罕见,使人观之爱不释手。

  10 常州博物馆

  南朝·龙虎纹画像砖

  年代南朝

  尺寸长34cm,宽35.2cm,高16.5cm

  常州市浦前戚家村南朝画像砖墓出土;藏于常州博物馆

  分为龙纹砖和虎纹砖,形制与尺寸相同,均由7块单砖拼镶而成,采用侧面模印的方式,形成浅浮雕的立体图案,造型生动,气势不凡。

  龙纹砖,大张口,长吻,长舌外露,头顶长有分支的双角,细长颈,身体弯曲,长尾上扬,背部尾端及四肢关节处生有飘动的飞鳍,身躯雄健有力,作凌空腾飞状,展示出与众不同的瑞兽气势。常州别号龙城,我馆以此龙纹加以变化,与馆藏宝级文物南宋戗金漆奁相结合,作为新的馆标,创意满满,寓意深远。

  虎纹砖,虎大张口,短吻,细长颈,身体弯曲,长尾上扬,背部尾端及四肢关节处生有飘动的飞鳍,身躯雄健有力,做飞奔状,既具有浓厚的装饰意味,又透出山林兽王的雄威和祥瑞气氛。

  常州博物馆当然不止这一件宝贝

  还有很多大咖级别的

  ↓↓↓

  朱漆戗金莲瓣式人物花卉纹奁

  朱漆戗金莲瓣式人物花卉纹奁是常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为家一级文物,曾分别于2007年常州博物馆新馆落成正式对外开放之际,以及2014年我心目的常州十大宝评选展览与市民见面。

  经研究,这件漆奁,是我目前已知的戗金漆器时代最早保存最为完好并带有款名的漆制工艺品,如今戗金工艺已经失传,这件作品更被家文物鉴定委员会评定为一级甲等文物,即宝。

  恽寿蔬果册页

  恽寿蔬果册页现为常州博物馆馆藏,为家二级文物。因书画类展品不适宜长期在展厅展出,因此,市民只有在临时展览才能一睹真面目。

  该册页图描绘的田园蔬果,都是日常可见的事物,经过他的精心提炼,显得亲切动人。蔬果的色彩虽然鲜艳,但不滞重,用笔洒脱清隽,充满生机。

  景德镇窑影青观音像

  景德镇窑影青观音像现为常州博物馆馆藏,为家一级文物,在二楼历史展厅,是常设展览内容之一。

  据介绍,宋代影青瓷在人物雕塑制像多以人物俑为主,以观音为题材的精品不多,这件作品是我陶瓷艺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上乘之作。

  每件藏品都是时间的符号

  都彰显着博物馆的魅力和气质!

  整理自map南京常州发布

上一篇:【历史】五一玩转汕博!附汕头博物馆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等开放时间具体展览 下一篇:【价值】武汉假体臀部整形医院 武汉假体臀部整形多少钱